昏迷
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,是临床上的危重症。昏迷的发生,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了严重障碍。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,随意运动消失,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,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。
还有一种昏迷称为醒状昏迷,亦称“瞪眼昏迷”或“去皮质状态”。患者主要表现为睁眼闭眼自如,眼球处在无目的的漫游状态,容易使人误解为患者的意识存在。但是患者的思维、判断、言语、记忆等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反应能力完全丧失,不能理解任何问题,不能执行任何指令,对任何刺激做出主动反应。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“植物人”。醒状昏迷的出现说明患者的脑干的功能存在而脑皮质功能丧失,绝大多数情况下因该功能难以恢复,故患者预后较差。
意识评估
意识评估是神经重症医生临床诊疗活动的主要内容,但由于神经重症患者的特殊状态,准确评价患者意识存在一定难度。临床意识障碍(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,DOC)评估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的阶段:
一、量表评估
DOC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评分量表,通常包括评价指标(变量)、评分标准和评分数值三个部分。通过分值计算得出分数,从而进行量化评价。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简易、方便、直接、常规、实用、可重复的原则。

昏迷与意识障碍协作组成员

评估团队

治疗方式

康复病例
协作组
中心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,包括昏迷促醒评估团队、康复治疗团队和促醒诊疗大师级团队,与北京天坛医院、北京宣武医院、上海华山医院、四川华西医院、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科学学院等国际国内医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形成了国内国际互通、线上线下联动、内科外科一体、诊前诊后相承的综合诊疗格局。强大的专家阵容、一流的医疗技术,为各类脑昏迷患者提供精准科学的评估服务。
评估团队
中心完善的昏迷促醒评估团队和一整套系统的评估体系,由国内知名神经外科专家、全国百强名医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陈国强教授领衔,带领王晓松主任、孔大伟副主任医师、刘东升医生等组成强大的团队,开展相关科学评估诊疗工作,进行多模态意识水平评估,包括CRS-R量表评估、头颅MRI、CT阅片分析评估、患者病史症状整理分析、腰穿脑脊液化验结果分析、PETCT脑供血情况评估、脑电图评估、既往治疗史评估等等,进行综合分析,给出科学评估意见和解决方案。强大的专家阵容、一流的医疗技术,为各类脑昏迷患者提供精准科学的评估服务。
治疗方式
一、手术方式促醒
1)、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方式,它就是将脑室内多余的脑脊液通过分流装置,引入到身体的其他部位,然后将其吸收掉。目前来讲,使用最广泛的是脑室腹腔分流术,它是在颅骨做一骨孔,然后将分流系统的脑室端插入到脑室内,然后做皮下隧道,连接分流阀门之后沿皮下隧道,将分流管的远端置入到腹腔内,靠大网膜等进行吸收脑脊液。对于合并脑积水的昏迷患者,及时进行分流手术,有助于患者的促醒治疗。
2)、颅骨修补术
颅骨修补术是解决颅骨缺损造成的反常性脑供血、脑脊液循环不足或障碍以及脑受压等问题的一种脑外科常见的手术。修补缺损区,可以恢复美观的外形,弥补脑组织的力学安全保护问题,解决脑供血、脑脊液循环不足或障碍等反常性问题,对昏迷患者的促醒有一定辅助作用。
3)、脊髓电刺激术
脊髓电刺激术也称为脊髓神经起搏器,是一种最先进的微创介入疗法,它的原理是将电极板通过特殊导管插入硬膜外的神经根部,之后也可以进行永久性植入,也可以将电极撤出,撤出与否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。脊髓电刺激术对于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有积极辅助作用。
4)、脑深部电刺激(脑起搏器置入术)
脑深部电刺激(DBS)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,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,从而改变相应核团兴奋性。脑深部电刺激自开始应用至今已有30余年时间,作为一种微创、可逆和可调节的神经调控技术,广泛应用于众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,并且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,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,同时对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有积极辅助作用。
二、无创促醒
电磁神经调控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意识障碍治疗研究的热点。经颅磁刺激技术(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TMS)是一种无痛、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,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(rTMS)出现,并在临床精神病、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。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,高频(>1Hz)主要是兴奋的作用,低频(≤1Hz)则是抑制的作用。因其无痛、非创伤的物理特性,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——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,与PET、FMRI、MEG并称为“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”。
三、康复促醒
昏迷病人的康复训练是听觉呼唤、触觉呼唤、刺激呼唤等,在长时间兼职的时候才能看到治疗效果。
①、听觉呼唤:昏迷病人会有感知功能,要多与患者交流沟通,可以说是听觉呼唤。
②、触觉呼唤:要与患者有肢体接触,可以称之为触觉呼唤。
③、刺激呼唤: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,身体各个组织都不运动,有可能会引发肌肉或者神经萎缩,这时候要坚持做按摩,也可以称之为刺激呼唤,能有利于血液流通。